取消

中国故事系列讲座之“当代艺术的中国转向”在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时间:2023-12-11

来源: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

  12月7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中国故事系列讲座之“当代艺术的中国转向”在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明斯克中国文化爱好者、当地艺术院校中白学生120余人聆听了主讲人彭锋的讲座。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文化参赞、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夏光远出席并致欢迎辞。


夏光远致辞

  彭锋从时间、类型、性质三个方面对当代艺术进行界定。指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时间界定以1949年、1979年和2001年为节点;从类型上分为影像、装置、行为等类型、媒介融合时代和全觉艺术时代;从性质上来看,当代艺术是关注当下的艺术,是最先进、前卫的艺术。

  谈到“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彭锋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政治波普与全球当代艺术、玩世现实主义与中国波普、后现代主义与文化波普等方面加以阐释。


现场

  最后,彭锋从写意绘画、中国表现(新表现)和中国抽象(新抽象)三个方面谈了“当代艺术的中国转向”。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将西方的当代艺术中“批评性介入”演变为“建设性介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动了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


彭锋

  短短的90分钟内,彭锋以其丰富的学识、独到的视角及风趣幽默的语言,精彩诠释各时代典型艺术代表作蕴含的丰富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讲座图文并茂、娓娓道来,令中白听众随着主讲人的思路在文化艺术空间放飞心灵、在充满艺术色彩的中国故事中尽情畅想。


观众

  讲座引起了在场观众对中白文化艺术的对比与思考。在互动环节,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语文系的老师福梅科娃对首都机场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产生了兴趣,中国少数民族泼水节让她联想到白俄罗斯天主教中复活节第二天的“泼水节”,年轻小伙子往姑娘们身上泼水,谁被泼的水越多,谁就越受欢迎。


互动


提问

  讲座后,观众们纷纷向彭锋致谢,并表达了对中国现代生活与艺术的向往。

  彭锋,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国际美学协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在艺术哲学、艺术批评、美学原理、中国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中西比较美学等领域有较深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