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习近平
于都,永远的长征源头
■李聿锋 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李怀坤
细雨如丝、青山如黛,于都河水静静流淌。
一阵唢呐声突然响起,一声声清脆悠扬的歌声随之传来:“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于都河畔的长征第一渡口,唢呐呜咽,歌声如泣如诉。飘飞的细雨中,当地志愿者忘情地表演着,游人们肃立聆听观看。泪水,在许多人的眼眶里打转。
这旋律,把我们的思绪拉回那个生离死别的悲壮现场——
1934年10月,8.6万中央红军主力,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从于都的8个渡口渡过于都河,挥泪向送行的苏区父老乡亲告别。谁承想,绝大多数人此去便是永别。一起渡河的数万于都子弟,活到新中国成立的仅277人。
因为长征,于都从此有了新的注脚:在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上的红飘带”起点;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叙事里,它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开篇;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眼中,它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卷首……
而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心,它是永远的长征源头。
一
在于都县银坑镇窑前村,一个令人伤怀的故事让记者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红军烈属钟招子生养了10个儿子,其中8人参加红军。长征出发时,钟招子对儿子们说:“一定要打胜仗,娘等你们回来。”儿子们走后,钟招子每天晚上都会在老屋门前点起一盏马灯。
时间一天天、一年年过去,钟招子青丝变成了白发,眼睛也哭瞎了,但依然每天晚上点亮马灯:“这样,儿子们回家时就能看清路了。”直到去世,钟招子也没能等到一个儿子回来。
“与钟招子的8个儿子一样,许多红军将士在于都出发时,以为一转身就能回到熟悉的红土地。”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讲解员向记者介绍说,“长征途中,红军数次陷入敌人重围,多次改变原定行进计划,越走离于都越远,越走牺牲越大。”
这让记者想起多年前本报组织重走长征路时遇到的老红军刘家珠,他说:“红军战士心里想着建立新中国,斗志坚,骨头硬,饿不死,打不垮。”老人朴实而又铿锵的话语中,蕴含着红军将士们最朴素的革命信念。
记者采访途中偶遇一个特殊的旅游团队,几位企业家千里迢迢赶到于都,准备从第一渡口出发,重走长征路。有人坦言:商场如战场,每当生意遇挫想不开时,就会想到红军长征。当年,前路茫茫、不知归期,一路上艰难困苦、枪林弹雨、血洒征途,是什么支撑红军前赴后继走下去,直至看到胜利的曙光?
今年4月25日,习主席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时的一番感慨,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成功的奥秘”——
“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靠着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红军将士将一场因反“围剿”失败引发的大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历经苦难的艰辛历程,变成一条伟大民族的奋起之旅、新生之路。
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形势图展陈前,有小学生朗诵毛泽东同志的词《清平乐·会昌》,令记者突然想起长征出发前的那个雨夜。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越缩越小的根据地“四面透风”,很难继续生存。红军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反“围剿”战后作战方案,两种意见争执不下:一种是待在原地分散打游击,另一种是果断实行战略大转移。
根据地没了,大部队留下打游击极易被堵死,但有之前打下的群众基础,有望东山再起;长征转移,可以保存实力,但转移到哪里,怎么转移,前路未卜。两种意见各有利弊,如何抉择?
不少人支持第一种观点,其中就包括毛泽东。1958年,他在为《清平乐·会昌》这首词作批注时写道:“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
当时,毛泽东给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写了一封信,要求带一军团和九军团的部分官兵留在苏区打游击。看完信,博古找周恩来商量,周恩来坚决不同意。第二天一早,周恩来冒着小雨找到毛泽东,两人一直谈到深夜。
在金一南所著《为什么是中国》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个细节。虽然那个夜晚谈了什么,我们已无从知晓,但毛泽东同志服从组织决定,同意随队长征。谁也没想到,这一晚、这一次谈话、这一个决定,改变了中央红军的命运。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份份详实的史料,帮助记者从这里翻开长征这部百科全书。我们赫然发现: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正是红军在长征中渡过重重险关的“精神密码”——
湘江之战,几万名红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江水,军团长、政委、参谋长都亲自上一线冲锋,部队即使拼光了也要保卫党中央渡江;遵义战役后,红三军团大部分部队打到缺兵少将,但没有哪支部队有出于一己之私而保存实力的念头……
记者注意到,一位随团旅游的台湾老人在参观时连声对导游说,共产党的军队“胜则全力以赴,败则拼死相救”,难怪国民党的军队会一败涂地!
三
“30万于都人民保守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故事记者并不是第一次听说。置身这方红色故土,在《十送红军》的歌声中,听于都人用乡音俚语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却是第一次,感触格外不同。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在江西于都集结,8万多人的大军白天休息、晚上渡河,可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敌人却毫无察觉。于都30万老百姓假如有谁走漏了消息,后果将不堪设想!
人民是谁?在于都,亲身触摸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这个平时经常出现在记者的笔下、却很难将其具象的问题突然豁然开朗——
人民就是把8个儿子送去当红军,最后全部牺牲的老人钟招子;人民就是把家里的门板、床板,甚至棺材板拆下来,给红军过河当桥板的苏区群众;人民就是为红军长征日夜赶制20万双草鞋的万千普通大众……
习主席到于都考察时,曾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幅“草鞋地图”前长久驻足,深情凝望。
那是用80双草鞋拼成的中国地图。中国共产党是穷人的党,人民军队曾是一支打赤脚的部队。8万多红军战士在于都河畔集结出发,走上了万里长征。为了不让红军赤足征战,苏区百姓家家户户打草鞋送给战士们。
习主席郑重地叮嘱大家:“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领袖一席话,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
于都县澄江村,火箭军机关精准扶贫对象村。得知我们一行都是军人,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拉着我们的手说:“共产党好!解放军好啊!”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澄江村部分村民长期生活贫困,在火箭军机关的帮助下,公路进村,产业落地,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共同富裕。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从于都河畔极目远眺,曾经烈士鲜血染红的红土地上一派生机盎然,看着正奔忙在经济建设“新战场”上的于都人,记者不由自主地吟诵起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连线党史军史专家
长征:一部读不尽的百科全书
——专访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化研究中心
副教授刘波
■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特约记者 洪大鹏
记者:著名作家魏巍于1987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他把长征所走过的路形象地比喻成地球上的红飘带,非常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可能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红飘带其实是4条,能否介绍一下?
专家:没错,长征是在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旗帜下,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四路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远征。长征期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四路红军上下一盘棋,团结合作、相互策应,弥补了红军武器装备的劣势、兵力的不足。长征的胜利,绝非哪一路红军单打独斗的胜利,而是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下团结奋战,铸就的一个伟大奇迹!
记者: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长征的红军经历了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几乎每天都要遭遇一场大的战斗,然而红军从未因这些大仗恶仗而溃散,相反打了不少出奇制胜的漂亮仗,逐渐走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阴霾,这是为什么?
专家: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扭转了红军被动挨打的局面。四渡赤水期间,中央红军3万余人,却能在国民党军几十万大军中,游刃有余地迂回穿插,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逐步纠正了军事上的“左”倾教条主义,不再是与强敌死打硬拼,而是避实击虚,灵活机动。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之所以绝处逢生,没有成为“石达开第二”,除了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创造了两昼夜强行军320里的纪录外,主要得益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记者:习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您是怎么理解的?
专家:红军在长征沿途,不断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让各族群众感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可以说,万里征程走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据考证,在红军长征经过的汶理茂及大小金川根据地,人口仅20余万,却承担起10万红军的支援任务,藏、羌等族人民为红军筹集粮食2000-3000万斤,大小牲畜20万头、熬制土盐5000余斤,还有大量的肉、油和蔬菜等。粮食不足,当时军民同吃草根、树皮,共同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总而言之,没有各族群众的支持,红军要走过雪山草地,是难以想象的。
记者:在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我们重温长征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专家:长征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展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斗争形势风起云涌,波谲云诡;审视国内,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新长征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必然会遇到更多的“娄山关”“腊子口”,我们尤其需要回望初心、坚定信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闯关夺隘,杀出一条血路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精神谈
永葆“革命理想 高于天”的信念
■范 晶
有一条路,永远镌刻在共产党人的心灵地图上。这条路,叫长征。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有一些人,用自己的身躯化作精神的路标。这些人,叫英雄。
有这样一个英雄,翻雪山时,他在牺牲前用尽全力把一只拳头举出雪窝。拳头里,紧握着一张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3月入党。”那一块银元,是他最后的党费。有这样一个英雄,过草地时,他在牺牲前“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张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着那朱红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动”。那七根火柴,是他最后的党费。
还有许许多多年轻且“默然无人知”的红军战士,他们的名字难以确认,唯山河铭记;他们的事迹难以还原,唯天地见证;他们创造出的伟大长征精神,早已汇入了长存人间的浩气之中,与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脉搏一起,永恒跳动。
长征是传奇,是奇迹,也是“最大的谜”。当年,为什么红军能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除了因为有“红透底”的革命信仰、“一条心”的政治觉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红军有“高于天”的革命理想。正如习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崇高的革命理想,凝结着革命先烈的鲜血与生命,承载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体现着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标识,伴随着我党我军的奋斗历程,凝结成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激励着长征路上的红军不怕牺牲、一路向前;这种精神力量,鼓舞着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将士顽强战斗、舍生忘死;这种精神力量,催生出新时代广大官兵向着强军目标奋进的坚强意志、壮志豪情……
铁钉进不去的水泥墙,钢钉可以敲进去。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铁”变“钢”的熔炉。新的征程中,我军承担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任务,也面临着和平环境的考验。这种考验看似平静温柔,实则刀光剑影,稍有麻痹和懈怠,酒绿灯红就可能软化我们的骨头,销蚀我们的斗志。只有坚守崇高理想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站稳脚跟,在金钱物欲面前坚守原则,在困难挑战面前勇往直前,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场接力跑。让我们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发挥好“真正优势”,向中国梦挺进,向强军梦进发,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