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习近平
红色井冈,英雄山脉
■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段江山
井冈逶迤五百里,红旗一展乾坤赤。
盛夏时节,记者走红军路、上井冈山,在先辈们曾战斗过的地方一路探访、回望,深刻体悟那段艰苦卓绝、荡气回肠的红色岁月——
1927年10月,毛泽东引兵抵达井冈山茨坪,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红军主力撤离井冈山,挺进赣南、闽西。
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培育了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
一座山,辉映历史;一种精神,光耀未来。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井冈山考察时,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
一路走来,记者一次次被标注精神伟力的历史细节震撼:红色井冈,不愧为中国革命的英雄山脉!
一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一条长70厘米、宽4厘米的红带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的主人是曾经的遂川县第五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队长王棣权烈士。
这是一条识别带。在人民军队创立初期,装备极为简陋,没有统一军服,为了区分敌我,同时不与百姓混淆,他们就在领口上、袖子上、脖子上系上红带子,以此作为参加革命、勇敢杀敌的标志。
识别带也是“牺牲带”。在极其残酷的斗争中,佩戴红带子的革命者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而活着的战友也可以根据红带子上的籍贯、姓名信息,将消息传给烈士家人。
站在烈士照片墙和英名录前,我们再一次被震撼。短短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共有4.8万名英烈献出生命,这意味着每天有将近60人牺牲。如今,留下姓名的只有15744人,更多的烈士在鲜血染红战旗的那一刻,把名字留在天地间……
面对艰苦的环境、残酷的围剿,战士们为何能将生死置之度外、甘愿为党和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在另一件不寻常的展品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1931年,井冈山老区贫苦农民贺页朵在榨油坊昏暗的油灯下写下入党誓词。虽有不少别字,却真实反映了一位农民党员的忠诚与信仰。
一份誓词,代代坚守。贺页朵的两个孙子先后参军,其中一人在战场上牺牲。牺牲前,他写下家书:“现在我就要临近战斗,在战斗中我一定要英勇杀敌……生为祖国人民而战斗,死为祖国人民而献身。”
井冈山精神穿越历史,始终影响和塑造着人民军队的英雄气。
雪山下那个英雄群体,此时此刻突然在记者脑海中出现。去年6月,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带领官兵以血肉之躯挡住来犯之敌,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英勇牺牲,用生命誓死捍卫祖国领土。
二
眼前这几件朴实的展陈,蕴含着中国革命实现伟大转折的密码。
八角楼中,一盏红军在井冈山使用过的油灯旁,摆放着毛泽东写下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
这两篇重要著作,为夺取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井冈山道路——
在战略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军事上,坚持“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方针;在建设上,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井冈山道路,每一步都是生死关!看着墙壁上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们无不为之动容。
1927年南昌起义后,总兵力达2万多人的起义军南下广州,最后仅约800人得以保存;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不到10天,起义军就从5000人锐减至不足1500人,不得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井冈山道路,每一步都是紧要处!听着讲解员语气沉重的介绍,记者情不自禁为当年的革命者揪心: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接连的失败证明,面对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以城市为中心的苏俄式暴动之路,在中国根本走不通。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仅存的革命队伍,放弃攻打大城市,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诚如斯言,井冈山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危亡之际作出的战略选择,是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人,还是那批人;枪,还是那些枪,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正是从井冈山出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历经万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淬炼,终于缔造了一个新中国,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三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只棕色的陶罐。听完介绍,才知道里面发黑的结晶体是食盐,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往事。
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匮乏,尤其食盐和药品更是紧缺。红军把缴获的食盐分给了村民,村民李尚发分到食盐后舍不得吃保存下来,以备红军不时之需。1959年,老人将这罐珍藏了31年的食盐捐给了博物馆。
而在“井冈名言录”的一块展板上,则记录着朱德同志当年在井冈山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一罐盐、一句话,正是当年红军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生动写照,它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让红色政权在白色恐怖的缝隙中生存下来,让人民军队在浴血奋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博物馆中有组雕塑,反映的是当年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的一场战斗——龙源口大捷。在七溪岭,红军与敌人打成胶着状态,当地党组织一声召唤,宁冈、永新两县2000名农友走上战场,冒着炮火帮助红军运送子弹、转移伤员,生动演绎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人民战争威力。
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井冈山八角楼慎德书屋内,和龚全珍等6位革命烈士后代、先进人物代表亲切交谈。谈话中,习近平主席向大家提出:“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简简单单的八个字,饱含期望、意蕴深远,体现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担当。
在井冈山市坳里乡渡陂村,一栋客家风格的三层小楼房映入眼帘,楼内党建活动室、远程教育室、会议室、图书室一应俱全。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是东部战区出资援建的项目。2016年,东部战区机关将渡陂村确定为定点帮扶对象,扶贫工作组一次次进村入户,与当地政府和群众共商对策,帮助渡陂村融入湘赣红色旅游圈。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话语,如洪钟大吕在记者的耳畔久久回荡。
站在黄洋界上极目远眺,山风扑面、满目青翠。顺着毛泽东同志当年指点红军战士的方向望去,记者不仅看到了江西、看到了湖南,还看到了中国革命的过往,看到了昭示着星辰大海的远方!
精神谈
敢于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范 晶
有一座山,不是特别高,但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有一条路,不是特别长,但它是中国革命的必经之路。
这座山,叫井冈山;这条路,叫井冈山道路。
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浪花一朵,但对中国革命来说却是狂涛巨澜——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然而起义不到10天,起义军就从5000人锐减至不足1500人。革命之路,路在何方?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断然决策:从“攻打长沙”变“引兵井冈”。这一战略转折,不仅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也诞生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
习近平主席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强调“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如此,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道路决定命运,道路改变命运。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比作一部鸿篇巨制,那么,井冈山斗争无疑就是这部巨著的经典开篇。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在开创中国革命崭新时期和开辟中国革命独特道路上所具有的示范性和先导性。
1965年5月,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夕阳西沉,远山如血。登上黄洋界极目远眺,他思绪万千,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他还写过《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毛泽东同志为何对井冈山如此钟情?在自己遗书中写下“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的一棵树下当肥料”的曾志这样说:“我们怀念井冈山,怀念井冈山精神,其实是怀念那时候开创出的革命道路。”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关键是找到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
同样是在江西,在距离井冈山300余公里的南昌西郊,有一条被称为“小平小道”的幽静土路。就是在这条小道上,“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此的邓小平踱步中思考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从“小平小道”上的深邃思考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历经了思想解放洗礼和体制机制变革,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来”。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让我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惧艰难险阻,越走越坚定;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不畏风险挑战,越走越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薪火相传
一名战士眼里的井冈山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 涵
7月上旬,在第74集团军某旅炮兵营党史学习教育“士兵讲堂”上,一批优秀士兵先后登台与官兵对话。井冈山下长大的下士江平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谈井冈山精神对自己的影响,在官兵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笔者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问:在你的记忆中,井冈山是怎样的存在?
答:小时候父母总带我上井冈山,记忆中那会儿有一位叫毛秉华的老人,他义务为大家讲解井冈山的革命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对自己生长的地方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是一座英雄的山。后来虽然老人不在了,但他讲过的故事在我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尤其是今年以来,部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我对井冈山有了更多新的感触和情感共鸣。
问:可不可以分享一下这种感触和共鸣?
答:党史学习教育中,一次次重温我党我军的红色历史,毛秉华老人讲过的那些故事就会时常浮现在脑海,让我仿佛看到无数先烈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场景,让我对“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更加感同身受。
问:井冈山精神对你建功军营有何影响?
答:刚选取下士时,我没能很好地适应岗位,军事训练也遇到了瓶颈,内心既焦虑又浮躁,甚至产生混日子的想法。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有一个声音不时在我心底响起:“井冈!井冈!”顺着内心深处的指引,我先后两次利用休假时间重上井冈山,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红色场所,缅怀那些牺牲的革命先辈。正是家乡这座红色大山蕴含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帮我找回了入伍初心,坚定了建功军营的决心。
……
江平在对话中谈到,他现在是连队的一名红色宣讲员,经常会给连队官兵讲井冈山的红色故事,他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宣讲好井冈山精神,为战友们立足岗位干事创业提供精神动力。江平透露,他已与连队指导员约定,准备今年休假的时候,通过视频直播带大家“云访”一次井冈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