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北京赛思博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爱莎安(北京)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自然而然”——艺术作品展活动在丹麦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通过“自然而然”——艺术作品展、“中国故事”自然而然艺术沙龙——有界无界、“自然而然”——存在雅集三部分内容,共24件涵盖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元媒介的艺术作品,向丹麦观众全景式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
展览突破传统艺术表达边界,将中国哲学精神与现代艺术语言创新性融合:油画笔触间流淌着水墨意境,雕塑造型中蕴含着太极哲学,装置艺术以当代材料重构古典意象,影像作品则通过动态叙事诠释 “天人合一”的永恒命题。这种跨媒介、跨时空的对话,不仅让古老哲学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更以艺术为桥梁,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传统精神现代化转译、东方美学国际化表达的全新路径。
哥本哈根中心主任慕享宏在致辞中表示,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 的古老智慧,历经数百年沉淀,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哲学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指引。这一理念与丹麦将可持续发展、环境平衡作为社会进步核心原则的实践不谋而合,恰似跨越大洋的文明共鸣。此次展览不仅是艺术无国界的生动诠释,更展现了艺术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恰逢中丹建交75周年,展览也将作为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持续推动双边文化对话走深走实。
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卢征远教授主持的主题沙龙中,“道法自然” 这一古老而深邃的哲学思想,被赋予了全新的艺术阐释维度。卢教授指出,在艺术创作领域,“道法自然” 不仅是对自然本真美态的虔诚致敬,更是对作品内在生命力的深度探寻。他着重强调了留白与虚实相生这两大中国传统艺术精髓的独特价值 —— 留白绝非空洞无物的闲置,而是艺术家以 “无” 为笔的精妙布局,在方寸之间构筑起想象的无垠宇宙,使作品意境得以向无限延伸;虚实相生则通过对比与映衬的艺术手法,打破画面的二维局限,塑造出层次丰富、韵味悠长的立体美学空间。
艺术家范学宜的雅集数字影像作品《四季》再次烘托了活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主题理念。她以动态水墨为媒介,将古典传统的水墨技法、山水意境与现代数字技术完美交融,让四季更迭的壮美画卷在屏幕上徐徐铺展。春日的蓬勃生机、盛夏的繁茂热烈、金秋的沉静秀美、寒冬的庄严肃穆,每一帧画面都宛如大自然的诗意呼吸,构建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式生态美学空间,为观众带来跨越时空的艺术体验。
丹麦的策展人与艺术爱好者们认为,这些出自中国现当代艺术家之手的艺术作品兼具审美价值与艺术感染力,在艺术表达上已与国际接轨,引发了他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集体思考。此次活动既是中丹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践,也为国际艺术界观察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鲜活样本,印证了中华文明在全球化语境中既坚守本根又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
友情链接